我们一起读书的日子

作者:逍遥津小学 阅读:
【字体:   打印
我们一起读书的日子
                 ——逍遥津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报告
合肥市逍遥津小学 王静 六年级语文
2012年10月,启动全校阅读工作
2013年,成立阅读工作室
2014年10月,启动与“亲近母语” 阅读合作项目。
2015年3月,出版《猫眼魔女和她的42个小精灵》等多册童话集。
短短的几年时间,合肥市逍遥津小学学生阅读量由原来的人均2本迅速上升到人均10本。涌现出稽莉芬、何樱莉、王静等一批阅读种子教师,班级学生作品集,四格漫画集定期出版。
学校重建了图书阅览室、童书坊、班级书柜,流动小书吧、电子阅读设备,以及正在建设的“紫藤萝书屋”,让学生随时随处拿到书、看到书。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全国母语教育研讨会现场会,全国语文骨干教师阅读国培计划培训,全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等大型阅读活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逍遥津小学,用她独特的气质培养了一批爱读书的老师和孩子们,并带动着家长。
一、组织架构
逍遥津小学采取全员参与的方式推进儿童经典阅读。所有班子成员、全体教师都是阅读推广人。为明确任务职责,保证经典阅读顺利推行,学校先后成立了阅读工作室、儿童经典阅读研究中心,下设儿童经典阅读项目行政推进组、指导组、保障组,以及实施小组,依托嵇莉芬名师工作室,引领全体语文组教师为主,其它老师参与的阅读推广、实施机制。
二、课程安排
学校的经典阅读课程的设置,以四大板块为主,其他为辅。
这四大板块具体来说:
1、日有所诵:以《日有所诵》为教材,每天早晨十分钟诵读,由各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
2、全阅读:以《全阅读》为教材,利用品德课及综合实践课,各班语文教师负责教学。
3、整本书阅读:每月全班共读一本书:每班每周有一节阅读课,月初一节导读课,月末一节交流汇报课。各班语文教师承担教学。
4、绘本阅读:中高段每两周读一本绘本,低段一周读一本绘本。与班会课结合,年级组内非语文教师进行教学。
三、课程保障
为确保阅读课程的开展,我们确定了 “七个一”举措。
年度一个阅读节:我们以“办真正属于儿童的读书节”为宗旨,打造集“展示、互动、体验、竞猜”为一体的读书嘉年华活动,角色扮演,编排绘本剧,诵读童谣诗歌, 20个阅读展位,全校师生家长的阅读狂欢节。
学期一个阅读日:每学期确立一个阅读日,当日所有课程、作业均围绕“读书”展开。
每月一个读书会:每月一次教师读书交流,学生开一次班级读书会。
每周一节阅读课:学校在课时计划中安排一节阅读课对儿童进行阅读指导。
每日一个阅读时:每天安排一个固定时间阅读书籍,在家也有固定阅读时间。
校园一个阅读廊:充实已有的开放式儿童阅读场所,让师生享受自由阅读。
班级一个阅读区:每班设立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学生可自由获取阅读的图书。
四、教师研修
实施经典阅读项目,教师是关键。如果他们缺少必要的专业引领,没有一定的专业持续推进,项目的达成效果会事倍功半。
所以,对于教师的阅读教学培训,学校有专门的要求。
1、全员培训。全体教师接受亲近母语研究院每学期一次的项目培训。
2014年2月,全国著名教师丁慈矿老师到校,以自己的教育生涯为例,就教师专业成长,为全体教师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
2014年10月,亲近母语研究院创始人徐冬梅老师,核心成员邱凤莲老师亲临学校,分别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老师们尽享阅读大餐。
2015年4月,亲近母语研究院核心组成员刘颖老师、蒋辉老师到校,分别带来一节主题阅读教学课例和一节图画书教学课例,并向全体教师作专题讲座。
2015年9月21日,亲近母语专职研究员孙照保老师亲临我校,就“阅读课程与课内教学的协调”这一话题,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2015年10月15日,第二届“逍遥诵”儿童经典阅读课程研讨会暨“亲近母语”研究院专家进校指导。此次研讨会,以课例研讨、专家点评和现场论坛为主要形式。
2015年10月20日,“国培计划(2015)”——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项目阅读专题研讨活动在逍遥津小学隆重举行。何樱莉老师执教整本书交流课《亲爱的汉修先生》作为优秀课例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015年11月5日,点灯人教育·主题阅读工作坊在逍遥津小学多媒体教室里启幕。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岳乃红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学青老师和庐阳区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专业指导主题阅读工作坊。
2、专项引领。领衔教师、种子教师参加每一次亲近母语培训活动,其他教师轮流参加培训。2014年10月31日,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在南京隆重开幕。论坛以“体制内外、课堂内外的语文对话”为主题,探求真正适合儿童的母语课程构建和课堂教学。此次论坛,我校共派出11位教师参加。
2015年8月19日——21号,亲近母语种子教师研习营在成都举行,我们学校共派5位骨干教师参加,我校种子教师何樱莉在会上展示了一节整本书交流课,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高度赞誉。
 2015年11月26—29日,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在南京隆重开幕。此次论坛,我校共派出10位教师参加,作为基地校,在会场上还展出了我校的阅读开展情况的展板。
3、常规教研。日常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一的教研组活动也都分别围绕亲近母语的四门课程进行观摩和研讨,由教研组长策划、各项目组负责人组织安排,开展组内四项课题开展情况研讨。周三学习时间,我们僻出专门时间进行全校性的绘本教学学习,安排绘本教学课堂模拟,进行主题交流等等。高质量,高密集的教研活动也让大家对阅读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网络教研。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老师们一定会放下手头一切工作,集中到机房,打开电脑,登陆QQ,聆听亲近母语研究院的专家们为我们带来的精神盛宴。大家就之前观看过的教学视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专家老师的讲解和答复认真进行记录,有时也会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每次网络教研都有明确主题,绘本、日有所诵、整本书阅读……在网络教研中,我们看到了亲近母语研究院专家们的热忱和认真,在他们的引领下,老师们正逐渐成长起来。
5、教师读书。在逍遥津小学,每周三上午第二节课后,全校的老师、学生,都会随着音乐一起进入阅读的世界,每一间教室里,都是老师和孩子们在静静读书的场景。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师生共读时间。
不仅读书,更要交流。逍遥津小学教师的读书交流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开始的教师之间读书之后的自发交流,到之后的教研组内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的专题交流,再到全校性的读书主题交流。教师的阅读活动,以螺旋推进的方式,强力拓展教师教育视野,推升教师专业素养,积淀教师精神底色。
随着“逍遥诵”经典阅读课程的推进,我们也深切的感受到要想使阅读真正走到学生心里,关键在教师阅读。于是,我们同步推进了教师阅读。以办公室为单位,年级组为核心,老师一个月同读一本书,教育教学专著、童书均可,语文组以亲近母语研究院提供的师生共读书目为标准,其他组教育专著和童书各一半。每月最后一周的教研活动时间为固定的“全员阅读交流时间”。
四、课程评价
阅读课程如何进行评价,是一个新的命题。它直接决定着这项课程的生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深入推进。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摸索,尝试从两个层面入手。
1.教师层面。教师日常阅读活动评价。
每个月的月末,各教研组会开就本月的老师共读书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每年寒暑假,学校会就读书给老师布置寒暑假作业,指定共读书目,并撰写读后感,开学后进行检查反馈,并进行评奖。
每个学期,每位语文老师面向全体老师上一节阅读交流课。
2.学生层面。学生日常阅读活动评价。
早在阅读工作室成立伊始,工作室就制定了四大课程的阅读评价体系。
附四大课程评价体系
《日有所诵》
(1)每周检查一次,由各组组长负责检查本组成员,建议正副组长各检查一小组以减轻工作负担;组长由课代表和学习委员检查,课代表由所在组的组长负责检查,组长、课代表将每次检查的情况向老师汇总报告,在班级评比栏公布。学期末总结评选“经典诵读之星”。
(2)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班级黑板开辟“每周一诗”专栏。将本周所诵读的内容板书于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绘本阅读
低中段:每学期选择学过的绘本故事中的一个,练习讲故事;
高段:每学期选择最喜欢的一本绘本,就整本书或其中的某个环节,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受。
整本书阅读
对学生阅读结果的评价
(一)考查阅读的速度。
以班级为单位,80%的学生按每月一本书的速度整体评估学生。
(二)在班级讨论中看阅读深度。
每班每月一次阅读交流课,通过学生的发言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以提升学生阅读深度。
此项检测的目的不是给学生好与不好的评价,而是通过评价发现阅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使阅读更有实效。也能根据学生阅读情况的不同对个别学生进行再次指导。
(三)查阅资料,了解阅读的真实情况。
1.低年级的学生根据所读的书做简单的读书卡,或者用图画表现自己的读书所得。
2.中年级学生通过知识答题问卷的形式了解读书情况。
3.高年级学生就书中的章节或者人物,写出自己完整的心得。所有的读书心得都以学生真实的感受为主。
主题阅读
低年级:
1.能正确、流利朗读所学篇目任意一篇;
2.讲一讲文中的故事;
3.能够大致回答课后的阅读提示;
中高年级:
1.能正确、流利朗读所学篇目任意一篇;
2.能说出所学文章主要内容;
3.能回答课后阅读提示,并有自己的见解。
平时,学校非常注重学生阅读的展示活动。比如我们开展了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各班轮流上台表演,比如,我们开展学生制作书卡比赛,比如,我们开展学生朗诵比赛。
(案例:2015年12月26日下午,我校举行了以“徜徉诗海 做逍遥少年”为主题的朗诵比赛。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十几个班级依次登场,低年级的童诗童谣《放飞童年》《童诗话童真》《诗心永驻 童心飞扬》等充满童真童趣,将一首首童诗童谣演绎得俏皮可爱。中高年级的经典诗文《时间都去哪儿了》《少年中国说》等,童声童音带着现场的观众们一起穿越时空,邂逅了美丽。这次以《日有所诵》为主题的吟诵大赛诵读形式多样,配以音乐伴奏和整齐的服装,穿越古今、跌宕顿挫的朗诵感染了现场观众,赢得了热烈掌声。)
而学校开展的大型读书活动,成了学生展示读书成果的舞台。比如我们刚刚进行完的2016年读书嘉年华活动。
4月10日下午,逍遥津小学2016年“潜心阅读,亲近母语”读书嘉年华活动在金都校区隆重举行,全校师生家长近2000人参加此次活动。我我们以“办一届真正属于儿童的读书节”为宗旨,打造集“展示、互动、体验、竞猜”为一体的读书嘉年华活动,让全校每一位师生及家长都参与的读书节。
开幕式 :全方位展现逍遥津人的阅读生活
下午1:30,两个可爱卡通人物就在学校大门口,欢迎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到来。走进校园,孩子们自制的好书推荐卡悬挂在校园广场,引来众多家长和学生驻足欣赏。在操场19个阅读展位,精心布置,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活动虽未开始,图书跳蚤市场已有学生按捺不住,开始购书换书…… 
下午2:30,读书节开幕式拉开帷幕,首先呈现的是7分钟的短片——《我们一起读书的日子》,通过镜头真实记录学校师生阅读生活,展现师生每天清晨的诵读课和亲子在家诵读的生活场景。
随后,第一篇章:“美丽的早晨,美好的诵读”精彩呈现,把《日有所诵》课程搬上舞台。老师、学生和家长同台展示诵读成果,清亮的声音,明亮的眸子,富有韵律的诵读,赢得了阵阵掌声。
第二篇章:“阅读的快乐  分享的喜悦”。 福尔摩斯、白雪公主、孙悟空、长袜子皮皮等形象,走上舞台,与学生们互动。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把孩子们最喜爱的元素融入读书当中,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真正实现“全民阅读”。不仅舞台上有角色,校园里到处可见身着机器猫、白雪公主、秀才等服饰的学生穿梭。孩子们打扮成自己喜欢的角色形象的样子。儿童味、书香气,充满校园。
接着,由学生自主设计学校吉祥物“逍逍”、“遥遥”也在本次阅读节上和广大师生见面。并为孩子发布了2015年最受欢迎十大好书。“逍逍”、“遥遥”也将代表校园精神一直流传下去。
阅读狂欢:阅读大闯关和阅读淘淘乐
在读书节的游园活动环节,全校各班级在校园广场设立了19个阅读闯关专区,例如“数字说书名”、“成语填字”、“偏旁转转转”、“名句竞猜”等。每名学生手中均有一张“阅读基金卡”,通过参加这些闯关活动赢取“阅读基金卡”积分,积分可以在总服务台兑换奖励。
读书交换区,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读书交流,可以直接进行图书交换,也可用读书基金交换。淘换自己喜欢的图书,将图书效益最大化。
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之一——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张勇健深有感触地说:来到逍遥津小学,让我想起了《窗边小豆豆》一书中的巴学园,这是一所把学生成长真正放在心上的学校。我觉得今天在逍遥津小学,我看到了现实版的巴学园。
阅读课程的推进,提高了老师、学生的语文素养,浸透了传统文化熏陶,营造了“阅读场”提升了办学品质;逍遥津小学将阅读生态、地域文化和学校办学理念融合,建构阅读评价体系;逍遥津小学老师能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以读书作为立身治学之本,经典阅读课程推进,逍遥津已经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