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教研赋能促提升——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逍小金都综合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来源:合肥市逍遥津小学 作者:公用账号 阅读:
【字体:   打印

为进一步提升综合组教师专业素养,助力教师队伍科研能力与教学反思能力发展,2025年3月24日下午,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综合组教师们在行雅楼四楼音乐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活动由综合组组长王珊珊老师主持。会议聚焦“教学论文撰写”和“教学反思写作”两大核心议题,并展示了综合组教师三月份硬笔书法作品成果。

深耕细研:教学论文撰写之道

活动伊始,王珊珊组长带领综合组全体教师共同观看了《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云讲堂》专题视频,主讲专家从选题策略、框架搭建、文献引用到语言规范,系统梳理了教学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随后,王珊珊组长结合两篇知网优质教育论文案例,总结了“有主张、有支撑、有论证、有条例、语言好”五大论文写作要点,参会老师纷纷表示,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对论文写作的畏难情绪得以化解,研究方向更加明晰。

以思促教:教学反思提升之法

在教学反思研讨环节,音乐、美术、科学、信息科技学科组分别展示了优秀教学反思案例,剖析如何从课堂生成、学生反馈、目标达成等维度提炼反思要点。

音乐组长张雅娜老师带来了三年级音乐课《嘀哩嘀哩》的教学反思,该反思结合课堂实践,从教学达成、教学过程实施、学生表现及改进方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这节课通过情景创设、多感官体验和趣味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从而突破重难点。

美术组长李静雅老师分享了五年级美术课《拼贴添画》的教学反思,这节课以拼贴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反思中提到:范画要选择具有典型性问题的作品,这样教学展示后就会对学生提高作品质量产生更大的影响。同时李静雅老师又从教学反思的写作框架上给老师们整理了七个反思维度: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程设计合理性、学生参与质量、教学资源运用、学科融合、课堂突发事件、差异化教学。

科学组长李燕语老师带来了湖南虞相如老师团队的新学期科学第一课的教学反思,该反思从设计理念、学生收获、教学内容的取舍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该课的最大亮点是将科学与ai技术融合,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与伟大。

信息科技组长王珊珊老师分享了高段信息课《探究共享电单车的运行过程》教学反思,这节课旨在通过问题驱动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共享电单车的运行过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掌握共享电单车的运行过程。

随后,王珊珊组长展示了使用AI工具探究“如何写好教学反思”的结果,为老师们提供了结构化反思路径参考。此外,结合多篇教育类公众号优质文章,老师们共同归纳出“回顾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结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的反思五步骤,便于后续教学中继续应用,提升教学质量。

翰墨飘香:展硬笔书法育人之美

教师书写能力是教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组老师们以诗词经典、教育格言为内容,呈现了楷书、行书等多样书体作品,字迹或遒劲有力,或清秀工整,彰显扎实基本功。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教研,都是一场自我修行;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台阶。在未来的教学中,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综合组的老师们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不断探索创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撰稿|李静雅

初审|王珊珊

复审|魏菲菲

终审|吴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