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工作室工作职责

作者:逍遥津小学 阅读:
【字体:   打印
一、背景: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国学的传承,需要靠这些新时代的新青年。可仅从目前来看,丰富浩瀚的国学宝库,也无法避免有朝一日会像华南虎、白鳍豚那样面临着消失的噩运!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拾起对国学的热爱和兴趣,将更多的热情注入到学习国学上来 ,那么祖国灿烂的文化必将得到更好、更悠久的传承,如此,国学才会在世界上有一个牢固的立足之地。
 
二、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的历史意义在于: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提升智力。现实意义在于:提升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懂得该如何为人处事;开拓思维,中国传统的文化(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讲究的是离散思维,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归纳与回溯);将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延续下去。国学教育,传承文明,培养品德,塑造人生。
 
三、国学课程性质:
  小学到初中是书面语形成的关键期,是思想情操和文化力形成的关键期,在这样的关键期,让孩子学习杰出的课程,在追求精神文化修养的同时又能得到阅读、写作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诗文积累方面:背诵近千篇首诸子经典言论或诗文。语文素养方面:能读,会说,能阅读,能写作。精神涵养层面:善与人相处,能善待生活,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