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作成为一种幸福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六年多了,尽管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在这几年的教师生涯中,我也经历了很多,有了很深的感悟。
我从小就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并且由此萌生了当教师的梦想。2010年毕业于黄山学院,考入五河县新集中心小学,走上了三尺讲台,从此开始了我的人生旅途。
前三年,我一直是在新集镇潘圩小学任教,那时,学校条件极其艰苦,食宿条件很差,教室就是几间瓦房和几间活动板房。我家住在市区,一周回家一次,所以我们考入的几位年轻教师都住在学校。买菜要早上骑车到很远的小店去买,下午会有卖馍的经过学校,生活很是艰苦。
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在家带孩子。爷爷奶奶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对于学习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管。所以,这里的孩子学习很差,习惯很差,能把作业写完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班有个学生叫许宏宇。在学校很有名气,学习成绩差,个人卫生差,爱打架,上课捣乱,家长都管不了。每天状况不断:上课影响老师讲课,扰乱他人学习;下课胡乱打闹,和本班同学、外班同学打架,每天都有同学到办公室告状,我总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对于他我批评过,教育过,找过家长,所有能做的几乎都做了,效果微乎其微,没办法我只能在课间看着他,尽量不让他离开自己的眼皮,可这样给我繁忙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对于这个孩子我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认为这是个没有自尊心、没有上进心无可救药的学生。
后来有件事不仅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而且为之感动。那是一个下雨天的下午,我一直没有等到卖馍的经过我们学校,买馍作为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但是一直等到放学卖馍的都没有来。我们几位住校的老师很是郁闷,晚上可以吃点中午的剩饭,第二天早上肯定要饿肚子了。但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宿舍的门就被敲响了,我打开门一看,一个上衣被雨水打湿了的小男孩站在门口。看到我开门,他快速把怀里揣着的一包东西塞给我,然后跑走了,我当时整个人呆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后来我找他聊了很久,原来他听到我和其他老师的话,怕我早上饿肚子,一大早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油条给我送过来,怕油条淋到雨水,一直在怀里揣着。如果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也很喜欢的学生这样做,我不会有这样的感动。但这样一个我曾“恨之入骨”,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为我做了这样的事,当时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滋味。
我开始认真地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去了解孩子。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的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对差生的欣赏,就微乎其微了。从那件事以后,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差生”。我更加耐心的对待他们,不再因他们调皮捣蛋而发火,也不再因他们学习差而生气。作为老师,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教育,尤其是要关注差生。这些学生身上毛病多,难得找到可以欣赏的地方。但一个老师,要从内心深处欣赏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平心静气地加以正确引导,唤起他们对老师教育的认同,从而乐于接受教育。我真正地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并且努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中我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满满的幸福,对教育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所以一个老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要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过程中,要能保持一种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当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不要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当孩子有疑难时,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孩子最好的欣赏者。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行为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老师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只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心思,付出更多的爱,相信我们的人生将是光彩夺目的人生。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来珍惜这个崇高的机会吧,大爱无声,让我们用行动将大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让无私成为一种享受,让工作成为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