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文明用语”,让礼仪之花处处开

作者:魏菲菲 阅读:
【字体:   打印

     魏菲菲 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  四年级班主任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讲文明,懂礼貌,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而且在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也对此有明文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小学生也深受影响。常有小学生不讲文明,特别是不讲文明用语。走进校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文明用语飞入耳中。校园外,这些话更是容易从小学生嘴中脱口而出,每每听到这些,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尤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文明的网络用语侵蚀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当代小学生言谈举止。

语言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是小学生文明行为的标志之一。文明用语是在得到他人帮助后的一声”感谢“,是无意打扰别人时一声”抱歉“,是做了错事后的”道歉”,而很多同学却懒得说。现代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更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主动抵制不文明用语的侵蚀。为此,我们应始终坚持使用“文明用语”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文明用语”,渗透文明礼仪的思想;创设文明有礼的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加强“文明用语”的学习,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的习惯。

面对小学生不讲文明用语的现象,家庭、学校、应该辩证地看待,不能一味地训斥。那如何加强“文明用语”的学习,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的习惯呢?

一、   学习“文明用语”,渗透文明礼仪的思想

(一)  与学科知识融合,渗透文明礼仪

    新的学期,学校要求我们上好开学第一课。我通常会给他们上文明礼仪课,和学生们一起了解礼仪的内容。从内容上看礼仪,有仪容举止、表情、动作,语言,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挑几点礼仪常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从而渗透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二)  树立榜样,言传身教来感染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给学生们传递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还应该传递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培养他们文明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比如:教师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常常说:“请”,让学生坐下说“谢谢某某同学的发言”,这些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举止经常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老师看到垃圾也要主动捡起。这样的小细节,慢慢地感染着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  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来渗透

     新课程的教学提倡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参与、体验和感悟。其核心价值是因为一定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也为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文明礼仪思想带来了契机。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我以科普童话《水上飞机》为引子,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小海鸥和水上飞机的对话,在对话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教育并非是独立于课堂教学结构之外,而是完全融入情感铺垫环节之中。教育于无形,自然而顺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二、   创设文明有礼的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一)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巩固“文明用语”

在众多的教育资源中,学校的环境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班级,教师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如在教室门贴上“请敲门”,在班级公告栏贴上“小学生行为规范”,在校园的楼道上贴上“请轻声慢步,靠右行”等。校园中处处有文明语,当学生们经过时,教师可带着孩子读一读,一方面渗透了文明礼仪的思想,另一方面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另外,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上,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游戏中体验“文明用语”的重要性。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及成人的模仿。要想培养孩子说“文明用语”,家长要做到不说脏话、粗话,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有礼的生活环境。比如:父母每天早起向老人说“早上好”,孩子自然敬重爷爷奶奶,父母去朋友家做客,进门前先敲门,然后道声“好”,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自然会模仿这种好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一年当中有许多重要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是开展文明礼仪的契机。围绕这些节日主题,可以设计一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教师节,亲手做一份贺卡,双手递给教师,一定要和老师说一句“您辛苦了!”。母亲节时,给妈妈倒杯水,轻声对他们说“我爱您!感谢您!”……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要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自我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来,很少听到不文明用语,耳边常听到“请”、“您”、“麻烦了”、“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文明用语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通过使用“文明用语”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