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课题】深耕“1+X”阅读体系,走向有思考的智慧阅读课堂

——《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高段“1+X”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例研讨

来源:合肥市逍遥津小学 作者:公用账号 阅读:
【字体:   打印

     318日,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高段“1+X”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汪京艺老师以《鲁滨逊漂流记》为载体,依托智慧课堂平台,呈现了一节“数据驱动问题、技术赋能思辨”的阅读推进课,旨在通过深度阅读和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探索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为“1+X”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提供了鲜活范本。

    交流课伊始,课堂便充满活力。王京治同学绘制的情节图成为回顾小说的起点。他借助情节图,带领同学们梳理鲁滨逊的冒险历程,从船难漂流荒岛,到搭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牲畜,再到最终获救,关键情节一一展现。同学们积极互动,分享各自印象最深的情节,有的对鲁滨逊制作陶器的艰难过程津津乐道,有的则对他智救“星期五”的惊险场景难以忘怀。沈雅煊同学更是别出心裁,将重要情节串联成独特的读书成果展示,生动呈现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重重生活困难的历程。吴梦同学总结的“鲁滨逊成就大全”,则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鲁滨逊坚韧不拔精神的认识。

    智慧课堂的优势在“探人物形象”环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智慧课堂的支持下,迅速在电子课本中检索原文依据,在短短4分钟的时间里,各小组思维碰撞激烈,讨论热烈。他们从鲁滨逊面对困难时的冷静决策、独自解决生存难题的智慧与勇气、对待“星期五”的友善与包容等方面,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观点碰撞中,鲁滨逊的形象愈发丰满立体。充分展现了智慧课堂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联系生活实际阶段,同学们思维活跃。汪老师引导同学们借助deepseck搜集信息,并进行筛选分类。先是讨论现实生活中像鲁滨逊一样的人,从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到航天英雄们,大家列举了众多具有冒险和坚韧精神的人物。随后,思维的视角转向身边人,同学们发现,身边默默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努力创业的小商贩、勤奋钻研的老师,都有着类似鲁滨逊的闪光点,认识到这种精神并非英雄专属,平凡人身上同样具备。谈及对鲁滨逊的心里话和阅读感悟,同学们踊跃发言,表达对他的敬佩,以及从他身上获得的面对困难要勇敢、保持乐观、积极行动等启示。

    最后,汪老师推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等世界文学经典,鼓励学生延续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汲取的阅读热情,探索更多蕴含精神力量的作品。




    课后,语文组的老师们齐聚二楼会议室对本节课进行了研讨。首先,老师们肯定了本节课的优点:教学环节清晰、层层递进;内容充分且丰富,学生们课前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在课上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分享与交流。最后,老师们提出一些建议:如果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汪京艺老师这堂阅读交流课,借助智慧课堂工具,不仅是对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更是对智慧课堂环境下1+X”阅读教学策略的成功实践,实现了“1+X”阅读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为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提供了有益范例。未来,课题组将继续探索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撰稿|陶荣荣

初审|李娴

复审|王静

终审|吴晓静